北方偉業(yè)計量集團有限公司
維生素C標準曲線的繪制:分別吸取配置好的維生素C標準溶液(1000μg/mL)0.5mL、1mL、2mL、5mL、10mL,并用1%的鹽酸定容至100mL。獲得濃度為5.0μg/mL、10.0μg/mL、20.0μg/mL、50.0μg/mL、100.0μg/mL的維生素C標準工作液。由圖1可以看出,在5~100μg/mL濃度范圍內(nèi),維生素C呈現(xiàn)出良好的線性關(guān)系?;貧w方程為y=10241x-1042.1,R2=0.9998,相關(guān)系數(shù)r為0.9999。
5個容量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且已知維生C含量的油菜幼苗樣品溶液,然后再分別加入不同量的維生素C標準溶液,充分混勻后,測定樣品中維生素C的含量,計算出該方法的回收率(表1)。從測得結(jié)果可知,測定油菜中維生素C含量方法的回收率為97.97%~101.40%。
利用液氮保存樣品并研磨后進行萃取處理,在相同的實驗條件下對同一個油菜幼苗樣品重復測定6次。圖2為油菜中維生素C含量的色譜圖,從圖中可知維生素C的樣品保留時間在2.7min。由表2中的維生素C含量測得結(jié)果可知,油菜維生素C含量的平均值為101.54mg/100g,精密度實驗的RSD僅為1.84%,說明此方法測試結(jié)果的穩(wěn)定性和可重復性好。
對從田間取回的新鮮樣品以及在4℃、-20℃和液氮中貯藏3d的小白菜、生菜、菠菜、油菜(8E006)幼苗進行維生素C含量的檢測。經(jīng)測定,小白菜、生菜、菠菜、油菜幼苗新鮮樣品中的維生素C含量分別為48.65mg/100g、13.75mg/100g、80.46mg/100g、102.67mg/100g。圖3顯示,小白菜、生菜、菠菜、油菜幼苗在4℃、-20℃條件下貯藏3d后,所測維生素C含量顯著低于其新鮮樣品所測維生素C的含量。與新鮮樣品相比,小白菜、生菜、菠菜、油菜幼苗在4℃貯藏3d后所測的維生素C的含量分別下降了43%、48%、44%、51%;在-20℃貯藏3d后分別下降了23%、24%、36%、26%。然而圖3顯示,在液氮貯藏3d的樣品所測得維生素C的含量反而顯著高于其新鮮樣品的含量,分別增加了20%、16%、9%、15%。極可能新鮮樣品在田間取樣及運輸過程中,維生素C發(fā)生降解,而低溫可有效阻止維生素C的降解;樣品的貯藏溫度越低,維生素C降解的速度越慢。因此,用液氮貯藏田間取回的樣品更有利于樣品中維生素C的保存和準確測定。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油料作物學報》,版權(quán)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quán)等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
油菜多室角果是一種高產(chǎn)相關(guān)性狀,本研究對桑日白油菜(srb)多室性狀的遺傳調(diào)控機制進行研究。性狀分析表明,該突變體具有穩(wěn)定的多室角果表型,單株多室角果比例為94.7%~100.0%,每角果平均3.5個心皮。遺傳上srb突變體中的多室性狀受1對隱性核基因控制。比較測序分析發(fā)現(xiàn),srb中BrCLV3基因的CLEmotif中存在一種新的單核苷酸突變(C/G),可導致其保守結(jié)構(gòu)域的第12位組氨酸突變?yōu)樘於彼?將該位點命名為Brclv3Asp12。
了解更多> >油菜多室角果是一種高產(chǎn)相關(guān)性狀,本研究對桑日白油菜(srb)多室性狀的遺傳調(diào)控機制進行研究。性狀分析表明,該突變體具有穩(wěn)定的多室角果表型,單株多室角果比例為94.7%~100.0%,每角果平均3.5個心皮。遺傳上srb突變體中的多室性狀受1對隱性核基因控制。比較測序分析發(fā)現(xiàn),srb中BrCLV3基因的CLEmotif中存在一種新的單核苷酸突變(C/G),可導致其保守結(jié)構(gòu)域的第12位組氨酸突變?yōu)樘於彼?將該位點命名為Brclv3Asp12。
了解更多> >油菜多室角果是一種高產(chǎn)相關(guān)性狀,本研究對桑日白油菜(srb)多室性狀的遺傳調(diào)控機制進行研究。性狀分析表明,該突變體具有穩(wěn)定的多室角果表型,單株多室角果比例為94.7%~100.0%,每角果平均3.5個心皮。遺傳上srb突變體中的多室性狀受1對隱性核基因控制。比較測序分析發(fā)現(xiàn),srb中BrCLV3基因的CLEmotif中存在一種新的單核苷酸突變(C/G),可導致其保守結(jié)構(gòu)域的第12位組氨酸突變?yōu)樘於彼?將該位點命名為Brclv3Asp12。
了解更多> >本研究對油菜籽進行了千法炒籽預處理,然后壓榨制油,并對油菜籽、菜籽油、菜籽餅、脫脂菜籽粕的總酚含量、酚酸含量和菜籽油的營養(yǎng)指標進行了測定。研究結(jié)果表明,隨著炒籽溫度的升高,菜籽油中的總酚含量增加,在160oC時增加了27.4倍,芥子酸、芥子堿和Canolol含量先增加后減少,最高分別在120、150、140℃時增加了80.4%、6.7倍和191.4倍。
了解更多> >本研究對油菜籽進行了千法炒籽預處理,然后壓榨制油,并對油菜籽、菜籽油、菜籽餅、脫脂菜籽粕的總酚含量、酚酸含量和菜籽油的營養(yǎng)指標進行了測定。研究結(jié)果表明,隨著炒籽溫度的升高,菜籽油中的總酚含量增加,在160oC時增加了27.4倍,芥子酸、芥子堿和Canolol含量先增加后減少,最高分別在120、150、140℃時增加了80.4%、6.7倍和191.4倍。
了解更多> >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溫馨提示:
1.手機直接輸入,座機前請加區(qū)號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們將根據(jù)您提供的電話號碼,立即回電,請注意接聽
3.因為您是被叫方,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登錄后才可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