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偉業(yè)計量集團有限公司
甘草為臨床常用配伍藥材,在《神農本草經》中列為上品。甘草化學成分多樣,至今已發(fā)現黃酮、三萜、香豆素、二苯乙烯等化合物共400余種?,F代藥理學研究表明,甘草具有廣泛的抗腫瘤、抗炎、抗菌、抗病毒、神經保護、肝臟保護等藥理作用。對甘草中新發(fā)現的化學成分、人工合成化學成分、炮制對化學成分的影響以及藥理作用的國內外相關研究進展進行綜述,以期為甘草的進一步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脹果甘草G.inflata Bat.或光果甘草G.glabra L.的干燥根和根莖,具有補中益氣、緩急止痛、清熱解毒、化痰止咳、調和藥性之功效。其初載于《神農本草經》,列為上品,距今已有千載史長。據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有關甘草的研究方向已由藥效活性成分、藥效學研究逐漸向藥效機制研究過渡。本文總結近5年來國內、外相關的研究進展,對甘草中新發(fā)現化學成分、藥理作用及其機制進行綜述,以期為進一步研究提供數據上的支持和理論上的參考。
古語有云,十方九草,無草不成方。甘草,歷經千余年用藥實踐檢驗,現流傳下來的經典方劑搭配,如芍藥甘草湯、大黃甘草湯、甘草附子湯、枳殼甘草湯等枚不勝舉,均為其療效之佐證,僅《傷寒論》一部中所載方劑就有約74%的處方使用甘草,足以說明甘草的藥用價值。
據報道,甘草屬中已分離檢測出化學成分多達400余個,主要成分為黃酮類和三萜類化合物,同時含有香豆素類和二苯乙烯類化合物。其常用研究模式主要為以HPLC、GC、p H區(qū)帶、大孔樹脂、硅膠、ODS、凝膠、IPL等色譜手段進行分離,通過UV、MS、NMR等手段進行檢測。近5年來甘草中新發(fā)現的化學成分見表1。
1.2 人工修飾的化學成分
研究發(fā)現,通過特定化學成分生物合成相關酶編碼基因,結合基因組和轉錄組數據,可在體外利用前體化合物人工合成目標產物,提高產物的產量和質量分數。
同時,甘草中活性成分種類繁多,部分化合物的藥理效應仍不盡理想,因此,通過人工修飾化合物并以此增強藥效成為中藥臨床應用的又一突破口。Hu等研究設計合成了一系列甘草素縮氨基硫脲衍生物,并通過體外試驗對化合物抗腫瘤活性進行檢測。結果表明,在甘草素骨架的4位引入縮氨基硫脲官能團可顯著抗腫瘤活性,結構見圖1中化合物1。Gaur等在人工合成異甘草素和甘草素衍生物的過程中發(fā)現,引入醚基和酯基可顯著提高藥物的降糖活性,結構見圖1中化合物2~7。Lin等發(fā)現在甘草酸的糖苷處引入氨基酸殘基,可有效增強化合物的抗菌活性,結構見圖1中化合物8。
中藥材化學成分受產地、氣候、土地環(huán)境、日照條件、采集方式、炮制方式、貯存條件等諸多影響因素。炮制,作為中藥特有的前處理方法,其經熱、水、酒、蜜、醋等方式處理,可達到增效減毒,緩和藥性之功效。甘草常以生制、炒制、蜜炙為多,其成分含量受炮制方式不同而有所差異。周倩等研究發(fā)現蜜炙后甘草中化學成分比例發(fā)生改變,葡萄糖與果糖含量增加,新產生了5-羥甲基糠醛,增加了補脾作用。魯亞奇等通過HPLC比較甘草炒制前后8個藥效成分的含量變化。研究發(fā)現,甘草炒制后,藥效成分較炮制前有所差異,其中異甘草苷、異甘草素均呈上升趨勢。Zhang等采用UPLC-MS/MS法考察蜜炙前后甘草中6個生物活性成分體內藥動學差異,發(fā)現蜜炙后異甘草苷吸收減少,而異甘草素的吸收增加。
此外,同一炮制方法,可能也受其炮制過程的影響產生差異性變化。Ota等以3批野生甘草藥材為原料,采用HPLC-ESI-IT-TOF-MSn對生品、炒制和蜜炙甘草樣品中的化學成分進行了分析。發(fā)現共有41個峰的面積在加工過程中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其中12個峰面積與炮制溫度呈正相關。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中藥雜志》,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聯系刪除。
2025年3月31日,國家衛(wèi)健委等八部門聯合發(fā)布《職業(yè)健康安全強化行動方案(2025-2030)》,首次將空氣有毒物質監(jiān)測精度要求提升至十億分之一(ppb)級別。在此背景下,針對苯系物、重金屬、氨等常見危害物的標準物質需求激增。我司依托GBZ/T 300系列標準,推出全場景覆蓋的標準物質解決方案,助力企業(yè)精準監(jiān)測、合規(guī)管理。
了解更多> >根據奧科集團《干部管理條例》,為進一步推進干部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精細化,構建“任人唯賢,能上能下”的人才成長環(huán)境,不斷提高干部隊伍素質,充分調動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該制度本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實行換屆選舉制,每屆任期兩年,為公司戰(zhàn)略發(fā)展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了解更多> >本期偉業(yè)計量推出甲醇中55種揮發(fā)性有機物混合溶液標準物質,主要用于測量儀器校準,分析方法評價和質量控制,以及食品,衛(wèi)生,環(huán)境和農業(yè)等領域相應成分含量測定與殘留檢測,也可用于量值溯源或作為標準儲備溶液,通過逐級稀釋配制成各種工作用標準溶液等。
了解更多> >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溫馨提示:
1.手機直接輸入,座機前請加區(qū)號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們將根據您提供的電話號碼,立即回電,請注意接聽
3.因為您是被叫方,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登錄后才可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