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偉業(yè)計量集團有限公司
2.2近紅外二階導數(shù)差譜分析
通過古建筑木構件二階導數(shù)減去落葉松相應二階導數(shù)譜帶,獲得近紅外光譜二階導數(shù)差譜,體現(xiàn)木材化學組分的增加或減少,可以觀察各吸收譜帶位置變化所反映的化學組分變化情況。在譜帶范圍6100~7100cm-1內,兩種材料在各自對應譜帶吸收峰的差異由圖2A所示(字母編號同表1,下同),主要反映木材纖維素中羥基振動的一次倍頻。由圖2A可知,二階導數(shù)譜帶在該波數(shù)范圍內出現(xiàn)3個有意義的吸收譜帶,分別位于7000,6896和6286cm-1處。其中,7000cm-1為纖維素無定形區(qū)自由羥基、弱氫鍵結合的羥基伸縮振動一次倍頻。在7000cm-1處,木構件吸收譜帶有向高波數(shù)方向轉移的傾向,表明自由羥基容易形成弱氫鍵結合。6896cm-1為木質素中酚羥基伸縮振動的一次倍頻,而6286cm-1處為纖維素結晶區(qū)羥基伸縮振動的一次倍頻。上述3個吸收峰均歸屬于羥基伸縮振動一次倍頻峰,從差譜上看,6896cm-1處兩者譜帶差別不大,而a和c處則為負值,表明木構件纖維素含量低于落葉松現(xiàn)代材。
在譜帶范圍5500~6100cm-1內(圖2B),二階導數(shù)譜圖出現(xiàn)4個吸收譜帶,分別位于5978,5882,5800和5587cm-1處。其中,5978,5800和5587cm-1分別歸屬于木質素芳香環(huán)上CH基團、半纖維素上呋喃和吡喃環(huán)上的CH基團以及纖維素結晶或半結晶區(qū)的CH基團。從差譜圖看出,5978cm-1處歸屬于木質素組分的譜帶為正值,表明與現(xiàn)代材相比木構件中木質素組分濃度增加,而歸屬于半纖維素的譜帶為負值,表明木構件中組分相對含量減少,而歸屬于纖維素譜帶幾乎沒有變化。另外,木構件和落葉松在吸收帶5882cm-1處,吸收較弱,且吸收強度無論在原始譜圖還是二階導數(shù)圖上幾乎沒有差別,現(xiàn)有文獻未見報道該譜帶歸屬。由于在譜段5500~6100cm-1區(qū)間,吸收譜帶中主要是脂肪族和芳香族CH基團振動的一次倍頻以及OH基團的合頻。此外,木構件與落葉松木材纖維素結晶區(qū)在此譜帶范圍內變化比較穩(wěn)定(如圖2中g處),因此,推斷該處應歸屬于纖維素結晶區(qū)強氫鍵結合伸縮振動與CH基團變形振動一次倍頻的合頻。
在譜帶范圍5200~5600cm-1內(圖2C),二階導數(shù)譜圖出現(xiàn)3個吸收譜帶,分別位于5464,5373和5220cm-1處。其中,5464cm-1表示歸屬于纖維素結晶區(qū)和半結晶區(qū),差譜值接近于零,表明木構件和落葉松該組分濃度變化不大;而5220cm-1處表示自由水振動。譜帶5373cm-1處現(xiàn)有文獻未見報道其譜帶歸屬,基于前述的依據(jù),在該處差譜值為正,結合對木構件化學組分分析結果,推斷該處歸屬于OH的振動與木質素芳香環(huán)CH振動一次倍頻的合頻。
在譜帶范圍4000~5000cm-1內(圖2D),二階導數(shù)譜圖出現(xiàn)7個吸收譜帶,分別位于4808,4675,4546,4404,4289,4195和4019cm-1處。其中,k、n、o和q歸屬于纖維素結晶區(qū)或半結晶區(qū),其差譜均為負值,表明木結構中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含量減少,而歸屬于木質素的l和m處,其差譜值則為正值,表明木質素的相對含量有所增加。在譜帶4675cm-1處,現(xiàn)有文獻未見其歸屬。由于在譜帶范圍4000~5000cm-1內,主要是CH基團的伸縮振動及變形振動為主,因此,結合化學組分定量分析的結果,推斷該譜帶歸屬于木質素,暫時把該譜帶歸屬于CH基團的伸縮振動與變形振動的合頻。
2.3化學組分變化分析
2.3.1碳水化合物降解分析
在譜帶4000~7000cm-1范圍內,通過二階導數(shù)差譜分析,源于纖維素、半纖維素結晶及無定形區(qū)的C—H振動吸收譜帶(表1中e、f、k、n、o、q)均為負值,表明木構件中的纖維素和半纖維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降解。斎藤幸恵等[19]通過研究建于公元1500年的福勝寺本堂承重木構件(松)化學分析結果表明,使用年代越長,木構件中的綜纖維素含量逐漸下降,半纖維降解比較明顯。袁誠等[20]對發(fā)掘古木化學組分的分析結果也表明,長期埋藏的古木,木材的纖維素和半纖維素降解嚴重。本研究中通過對木構件和現(xiàn)代材落葉松的化學組分定量分析,其中綜纖維素相對含量分別為62.54%和70.66%,α-纖維素分別為42.3%和46.3%,半纖維素分別為20.24%和24.36%。相對于現(xiàn)代材,木構件中纖維素和半纖維素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降解,但與現(xiàn)代材相比較多糖類組分降解不是很嚴重,使用600a的木構件多糖類組分只降低了4%左右。
2.3.2木質素變化分析
與多糖類成分相比較,反映木質素芳香環(huán)上CH伸縮振動一次倍頻及合頻吸收譜帶出現(xiàn)在5897,5373,4675,4546和4193cm-1等處(表1)。這些譜帶在二階導數(shù)差譜中均表現(xiàn)為正值,表明木構件中木質素的濃度相對于現(xiàn)代材增加。對木構件和現(xiàn)代材落葉松化學組分定量分析,木質素相對含量分別為34.20%和22.98%。通過對發(fā)掘木材的紅外光譜顯示木質素吸收強度增強,存在一定程度的降解,但相對濃度增加?,F(xiàn)有研究表明,光照是導致木質素降解的主要因素,木質素對日光中紫外波長的光線較為敏感,本次取樣的承重木構件在室內使用,受環(huán)境條件,陽光、水分的影響有限。室內自然環(huán)境條件下使用約600a的木構件相對木質素含量增加,主要歸因于多糖類組分的減少。研究結果表明,木構件中木質素組分的經(jīng)時變化能夠通過近紅外光譜進行無損定性檢測。
2.3.3結晶度變化分析
XRD分析結果表明,木構件和落葉松現(xiàn)代材兩者的相對結晶度分別為27.2%和43.3%。NIRS在與結晶與半結晶構造相關的兩處(圖2中e、k處)吸收譜帶二階導數(shù)差譜為負值,表明木構件相對結晶度降低,該結果與XRD分析的結果相一致。本研究中木構件纖維素含量差異不大,而結晶度明顯低于現(xiàn)代材。半纖維素的降解導致纖維素半結晶區(qū)的相互作用減弱,使得纖維素微纖絲構造變得松散,因此,出現(xiàn)綜纖維素含量下降、纖維素相對結晶度減少,這也是木構件變脆力學性質降低的主要原因?;瘜W組分定量分析比較發(fā)現(xiàn),本研究多糖類組分有一定降解,但是降解程度不是很嚴重,該結果與斎藤幸恵等、袁誠等[20]的研究結果存在一定差異。原因可考慮為:首先,相對于日本潮濕的氣候環(huán)境,本研究樣品是古建筑室內頂部三架梁,該位置位于木建筑屋頂正中下方,通風較好,環(huán)境干燥,且?guī)缀醪皇芄庹盏挠绊?其次,埋藏木材與戶外自然環(huán)境中使用的木材由于環(huán)境差異,導致不同環(huán)境下木材化學組分降解機制不同,例如是否有光照影響條件下木質素降解機制等,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3結論
筆者使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古建筑木構件化學組分進行定性分析,結合化學組分定量分析的結果進行了討論,并對譜帶中出現(xiàn)的3個譜帶的歸屬進行了推測,得出以下結論:
1)NIRS在5882,5587,5464和4808cm-1等譜帶處反映了纖維素結晶和半結晶區(qū)的光譜信息,上述譜帶與現(xiàn)代材落葉松差譜不變或減少與XRD方法獲得的木材結晶度分析結果一致。
2)NIRS在反映半纖維素的5800和4289cm-1譜帶差譜值減小,而在反映木質素的5978,5373,4675和4546cm-1處差譜值增加,表明木質素相對含量增加,該結果與化學組分定量分析的結果一致。
3)木構件的老化主要是木材化學組分中多糖類組分降解,以及由此導致的結晶度減少、木質素相對含量增加。
因此,NIRS能夠很好地反映這些木材內部化學組分變化信息,能夠實現(xiàn)對木構件老化的現(xiàn)場、實時評價與監(jiān)測。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林業(yè)工程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刪除
2020年9月28日上午,第十七屆中國南京國際科儀展在南京隆重舉辦。此次展會可謂是看點十足,足以讓現(xiàn)場觀眾一飽眼福,沒有親臨現(xiàn)場的朋友們也不要遺憾,我們將會對此次盛會進行全方位的現(xiàn)場報道,帶您共同領略展會盛況!
了解更多> >6月13日—6月15日,偉業(yè)計量將精裝出席青島市分析測試學會年會系列學術報告會暨國際科學儀器及實驗室裝備展覽會(展位號:3號館A39),和2023年第21屆食品農產品安全與現(xiàn)代實驗室質量控制管理高峰論壇,歡迎各位新老客戶朋友蒞臨展位洽談合作、開展交流!
了解更多> >偉業(yè)計量LIMS實驗室信息化系統(tǒng),現(xiàn)場觀摩會已開啟,即日起開始報名!帶您感受檢驗檢測機構如何提高工作效率?首期免會務費、免食宿費。名額有限,抓緊報名!免費熱線:4000-999-322。
了解更多> >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溫馨提示:
1.手機直接輸入,座機前請加區(qū)號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們將根據(jù)您提供的電話號碼,立即回電,請注意接聽
3.因為您是被叫方,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登錄后才可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