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偉業(yè)計量集團有限公司
在不同濃度英諾克李斯特菌存在的情況下,人工污染法蘭克福香腸浸出液經(jīng)增菌培養(yǎng)后,采用平板涂布法均能檢測到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但隨著英諾克李斯特菌污染濃度的提高,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在第一步增菌中的終濃度顯著下降。當LM/LI=1∶1000時,即使經(jīng)FB和MOPSBLEB培養(yǎng)基二次增菌,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終濃度也僅能達到103CFU/mL,其生長受到明顯的抑制。
采用IBMSPSSStatistics19統(tǒng)計軟件對不同磁珠捕獲前后獲得的菌落數(shù)進行配對T檢驗分析(表5)。人工污染樣品經(jīng)磁珠處理后,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與英諾克李斯特菌在顯色培養(yǎng)基上的菌落數(shù)比例存在顯著性差異(P=0.023<0.05),經(jīng)scFv-IMBs捕獲后顯色平板上的單增李斯特菌的菌落數(shù)比例顯著提高。經(jīng)UVM和FB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后,scFv-IMBs和Dyna-IMBs捕獲兩種李斯特菌的菌落數(shù)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886和P=0.340),而經(jīng)MOPS-BLEB培養(yǎng)后,scFv-IMBs的選擇性顯著高于Dyna-IMBs磁珠(P<0.01)。
以配對T檢驗比較和分析不同LM/LI比例分別經(jīng)3種增菌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和英諾克李斯特菌的回收情況見表6。對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回收進行比較,scFv-IMBs與Dyna-IMBs的回收率相比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分別統(tǒng)計每一種培養(yǎng)基經(jīng)磁珠處理后的回收率,在UVM和FB培養(yǎng)基中scFv-IMBs和Dyna-IMBs的回收率有極顯著性差異(P<0.01),但在MOPS-BLEB培養(yǎng)基中兩種磁珠之間無顯著性差異(P=0.37>0.05)。對英諾克李斯特菌的回收率進行比較,scFv-IMBs在每一種培養(yǎng)基中的回收率均顯著低于Dyna-IMBs(P<0.01),scFv-IMBs顯示出較好的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特異性,可以在混合體系中顯著降低英諾克李斯特菌的干擾。
二次增菌培養(yǎng)后經(jīng)磁珠處理的培養(yǎng)物在顯色平板上劃線。結果顯示,經(jīng)scFv-IMBs處理后在FB(LM/LI=1/1000)培養(yǎng)基(LM/LI=1/100和1/1000)的增菌液中,未能獲得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單菌落。而經(jīng)Dyna-IMBs處理后,LM/LI多數(shù)組合中FB和MOPS-BLEB培養(yǎng)基的培養(yǎng)物無法分離獲得目標微生物的單菌落,甚至無法檢測到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典型菌落(表7)。scFv-IMBs的高特異性可以較容易的從高濃度英諾克李斯特菌培養(yǎng)體系中分離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與之相對的,Dyna-IMBs對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特異性低于scFv-IMBs,在顯色培養(yǎng)基上引入了更多的背景干擾菌,尤其是高濃度的英諾克李斯特菌。在LM/LI=1/1000時,僅能通過靈敏度更高的PCR方法檢測到目標菌的存在,在選擇性平板上也無法有效分離目標菌。采用PCR檢測可在除LM/LI=1/100和1/1000外的試驗組合中成功檢測到目標菌,考慮到免疫磁珠的捕獲效率在1.0%~20.0%之間,食品樣品中大量的英諾克李斯特菌將對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檢測產(chǎn)生較大的影響。
一般情況下,法蘭克福香腸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離率可達2%至8%,是極易引發(fā)李斯特菌食物中毒的一種即食食品。但因其組成復雜、基質(zhì)干擾大,給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分離帶來很大影響。在自然環(huán)境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常與其它李斯特菌伴生,并易被掩蓋。尤其是英諾克李斯特菌的存在顯著影響平板分離的效果,即便LM/LI比例在1/1的情況下,仍有很大干擾。
在培養(yǎng)過程中,損傷修復功能被認為有助于提升目標菌的數(shù)量,但第2次增菌時間超過24h并不一定會顯著提升目標菌數(shù)量。經(jīng)增菌培養(yǎng)后,英諾克李斯特菌的生長速率一般會高于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導致在選擇性瓊脂培養(yǎng)基上無法分離。因此,低濃度的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在食品中易被漏檢。借助免疫磁珠捕獲技術可在選擇性平板上更容易地發(fā)現(xiàn)目標菌,并獲得單菌落。但由于免疫磁珠中抗體制備困難、非特異性結合和低捕獲率導致該方法的應用受到限制。有研究顯示,Dyna-IMBs在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含量為103CFU/mL的體系中捕獲率不足10%,對其它李斯特屬細菌也有0.02%~3.42%的非特異性結合。在本研究中,scFv-IMBs對非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結合率低于0.5%,具有較好的選擇特異性。
scFv抗體只有一條輕鏈和一條重鏈,與完整抗體相比scFv與抗原的結合力較弱,這可能是導致在增菌培養(yǎng)基中scFv-IMBs捕獲效率略低于Dyna-IMBs的原因。但scFv-IMBs可以在高濃度英諾克李斯特菌存在的食品基質(zhì)中有效分離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其檢測靈敏度可達到1CFU/mL。在選擇性平板上經(jīng)scFv-IMBs捕獲處理培養(yǎng)物中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的菌落數(shù)比例和分離情況明顯優(yōu)于Dyna-IMBs。
據(jù)報道,UVM和FB培養(yǎng)基會降低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表面抗原的表達,而MOPS-BLEB培養(yǎng)基中的BLEB成分可提高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表面抗體的表達。通過在不同培養(yǎng)基中比較免疫磁珠對目標菌的分離率,也表明MOPSBLEB培養(yǎng)基中磁珠捕獲效果明顯優(yōu)于UVM和FB培養(yǎng)基。因此,選用免疫磁珠捕獲時,應充分考慮增菌培養(yǎng)基對磁珠捕獲效果的影響。
本研究制備了一種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特異性的單鏈抗體片段捕獲磁珠(scFv-IMBs),可從較高濃度背景微生物的法蘭克福香腸中,尤其是存在英諾克李斯特菌的情況下,有效地富集和分離單核細胞增生李斯特菌,與市售免疫磁珠產(chǎn)品相比具有更好的分離能力,可用于實際樣品的檢驗檢測。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中國食品學報》,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
相關鏈接:李斯特菌,英諾克李斯特菌,FB培養(yǎng)基
截止2013年12月,在Web of Knowledge中檢索得到265 篇相關文獻,但僅有不到10 篇與中國QMRA相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一些在國外從事QMRA研究的中國專家開展的研究通常與中國并不相關。在CNKI進行檢索,結果表明,在2000—2013年間,約3700 篇學術論文符合檢索要求,但其中僅有121 篇與QMRA相關。進一步調(diào)研發(fā)現(xiàn),在121 篇與QMRA相關的文獻中,嚴格基于預
了解更多> >食品中的致病菌容易給人體造成感染,對人體健康帶來一定的影響。因此,為了有效避免致病菌造成的健康問題,應加強對各種食物的致病菌檢測,并根據(jù)檢測結果對風險預警控制,從而使我國的食品安全性得到有效提升。
了解更多> >“藥材好,藥才好”,中藥材追溯與中藥產(chǎn)業(yè)的高質(zhì)量發(fā)展密切相關。筆者擬分析美國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FDA)食品追溯相關的“新時代智能食品安全藍圖”和《食品可追溯性建議規(guī)則》,包括食品可追溯性清單、關鍵跟蹤事件及豁免情形示例。通過研究FDA食品追溯體系建設的過程和考慮,以及FDA食品追溯體系中與中藥材有一定相關性的新鮮草藥和蔬果的具體追溯要求,一方面可為中藥材追溯提供研究素材,另一方面也可為我國的食品
了解更多> >據(jù)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tǒng)(RASFF)消息,2021年3月26日,法國通過RASFF通報本國出口冷藏生乳奶酪不合格。具體通報信息如下:
了解更多> >沙拉作為一種調(diào)味類小點,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隨著制作原料的日益擴大和制作方法的家庭化,品種越來越繁多。新鮮的蔬菜、水果、乳品、熟肉制品等都是沙拉的制作原料,沙拉食用前無需二次加工即可直接食用,可能存在食源性致病菌感染的的風險。
了解更多> >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溫馨提示:
1.手機直接輸入,座機前請加區(qū)號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們將根據(jù)您提供的電話號碼,立即回電,請注意接聽
3.因為您是被叫方,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登錄后才可以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