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偉業(yè)計量集團有限公司
迷迭香是雙子葉植物綱唇形科迷迭香屬的多年生灌木植物。研究表明,迷迭香提取物中的主要化學成分為迷迭香酚、鼠尾草酚和鼠尾草酸等,在食品工業(yè)、醫(yī)藥、化妝領域應用廣泛。迷迭香抗氧化劑是目前世界公認最好的天然抗氧化劑。簡述了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學成分及其藥理作用,以期為迷迭香植物資源的高效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L.)又被稱為艾菊,屬雙子葉植物綱唇形科迷迭香屬灌木。迷迭香原產(chǎn)地在歐洲地中海地區(qū)和非洲北部地中海沿岸,適合溫暖的氣候。在我國,關于迷迭香的記載最早見于《本草拾遺》。據(jù)調(diào)查,遠在三國時期,迷迭香就被引種到中國,現(xiàn)已在我國南方地區(qū)大面積種植。迷迭香的主要需求來自食品工業(yè)和醫(yī)藥、化妝品領域,其中最主要的需求在食品工業(yè)方面,其需求量約占全球迷迭香總需求總的一半以上。從迷迭香中提取的抗氧化劑是目前全世界公認最好的天然抗氧化劑。迷迭香提取物具有收斂性,可緊實肌膚,促進皮膚的血液循環(huán),因而化妝品領域?qū)γ缘愕男枨笠草^大,約占整個迷迭香總需求的32%?,F(xiàn)代研究表明,迷迭香具有抗菌、抗艾滋病、抗腫瘤、抗肝炎,及保護肝臟、抗氧化還原、降血脂、抗炎鎮(zhèn)痛、免疫調(diào)節(jié)、防腐、抗血栓等作用,醫(yī)藥領域的需求約占全球迷迭香總需求量的14%。本文綜述了迷迭香提取物的主要化學成分和迷迭香的藥理作用,同時展望了迷迭香提取物在其他領域的作用,以期為迷迭香的高效開發(fā)利用提供參考。
1化學成分
迷迭香中的主要化學成分可分為2大部分———揮發(fā)性成分(即精油)與非揮發(fā)性成分。在本研究檢索范圍內(nèi),已見從迷迭香中提取出萜類、黃酮類、有機酸、多支鏈烷烴和氨基酸等多種成分。
1.1萜類
萜類化合物是迷迭香組成中最為復雜、含量最多的部分,包括單萜類、倍半萜類、二萜類和三萜類。
1.1.1單帖類和倍半萜類
單帖類和倍半萜類這2類成分比較復雜,主要存在于迷迭香提取物的精油中。受迷迭香種質(zhì)資源及其生長過程土壤環(huán)境、溫度、水分、光照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不同產(chǎn)區(qū)的迷迭香中所含的精油成分也不盡相同。但總體上,其主要成分為α-蒎烯、莰烯、β-蒎烯、1,8-桉葉素、樟腦、龍腦、馬鞭草烯酮等。
1.1.2二萜類
迷迭香中含有的二萜類物質(zhì)不會隨水蒸氣蒸餾而分解,熱穩(wěn)定性較高,可分為二萜酚類和二萜醌類2類。其中,二萜酚類是迷迭香抗氧化的主要成分,主要有迷迭香酸、迷迭香酚、鼠尾草酚、鼠尾草酸、鼠尾酸甲酯、咖啡酸、芫花素等。在所有二萜酚類物質(zhì)中,迷迭香酸的活性最強。迷迭香的二萜醌類化合物主要有rosmariquione、royleanone、表丹參酮、落羽松二坤、6,7-dehydroroyleanone、7-α-hydroxy-royleanone和horimininone等。
1.1.3三萜類
迷迭香中的三萜類成分多為三萜酸類物質(zhì),其母核類型為烏蘇烷型、齊墩果酸型和羽扇烷型。Brieskorn等在迷迭香的莖葉中發(fā)現(xiàn),其三萜類成分有樺木醇、樺木酸、19-α-羥基熊果酸、齊墩果酸、熊果酸、表-α-香樹酯醇、3β-羥基烏索烷-12,20-二烯-17-酸等。陳四利等通過實驗分離鑒定出了迷迭香中的7個成分,其中,屬于三萜類的有7,24-tirucalladien-3β,27-diol、tirucall-α-7,24-dien-3β,21,23-triol、樺木醇、樺木酸。
1.2黃酮類
目前,研究人員已從迷迭香中提取出40余種黃酮類物質(zhì)。研究顯示,迷迭香中含有顯著抗氧化性的主要是萜類和黃酮類物質(zhì),其中黃酮類物質(zhì)的含量為2%~3%。黃酮類成分主要有槲皮素、木犀草素、6-甲氧基木犀草素、芹菜素、白楊素、8-甲氧基山奈酚、高良姜素、橙皮苷、phegopolin、5-羥基-7,4-二甲氧基酮、香葉木苷等。
1.3有機酸
迷迭香中的有機酸類成分在提取物中大約占5.55%的比例,主要包括迷迭香酸、咖啡酸、阿魏酸、綠原酸、L-抗壞血酸等。
1.4其他類成分
1.4.1微量元素
吳建章等采用電感耦合等離子體-原子發(fā)射光譜儀(ICP-AES)測定迷迭香中9種微量元素的含量,發(fā)現(xiàn)Fe、K、Mg、Mn、Zn含量較為豐富。楊紅蕓等測定了貴州省雷山縣迷迭香中的微量元素,結果表明,迷迭香中Zn、Fe、Cu、Mn含量較高,未檢出有毒元素Cd和Pb。
1.4.2糖類和苷類物質(zhì)
Tiwalade等從95%乙醇的迷迭香提取溶液中分離、鑒別出13種化合物,其中屬于糖類和苷類的物質(zhì)有(Z)-3-hexenyl glucoside、(Z)-3-hexenylO-β-D-gluc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erythritol-1-O-(6-O-trans-caffeoyl)-β-D-glucopyranoside、(+)-syringaresinol-4'-O-β-D-glucopyranoside、1,2-di-O-β-D-glucopranosyl-4-ally-lbenzene、benzyl-O-β-D-apiofuranosyl-(1→2)-β-D-glucopyranoside等。
研究人員在迷迭香的角質(zhì)層部分檢測到了10,16-二羥基十六烷酸、9,10,18-三羥基十八烷酸、6,7,16-三羥基十烷酸等多種脂肪酸類成分,在迷迭香的提取物中還檢測到了一些氨基酸和多支鏈烷烴。
2藥理作用
2.1抗菌作用
大量的科學研究表明,迷迭香抗菌的主要成分為α-蒎烯、樟腦和1,8-桉葉素,它們都屬于迷迭香精油類化合物。劉倩等利用迷迭香精油、茶樹精油和薰衣草精油為材料,對小鼠進行體內(nèi)外抑菌實驗,結果表明,迷迭香精油對金黃色葡萄球菌、鏈球菌種、大腸埃希菌的抑制效果明顯高于茶樹精油和薰衣草精油,感染肺炎后的小鼠肺葉上均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出血、血斑、肺組織硬塊等癥狀,但在連續(xù)7 d吸嗅迷迭香精油后,小鼠肺部損傷部位明顯好轉,出血和血斑逐漸減少,發(fā)硬組織逐漸變得柔軟,接近陰性對照組小鼠的肺部組織形態(tài)。張澤生等從迷迭香的80%乙醇提取物中分離出石油醚組分、乙酸乙酯組分、正丁醇組分和水組分,并使用這些組分對大腸埃希菌、沙門氏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7種細菌開展抑菌實驗,結果顯示,在相同的濃度下,石油醚組分和乙酸乙酯組分對于7種細菌均有較強的抑制效果,而正丁醇組分和水組分對于7種細菌的抑制能力較差。將迷迭香精油用油酸或氯仿包被后形成微滴,Chifiriuc等的研究表明,這種微滴能夠抑制白念珠菌和熱帶念珠菌的附著和生物膜的形成。Ojeda-Sana等發(fā)現(xiàn),迷迭香抗大腸埃希菌的機理是,其所含有的1,8-桉葉素化合物破壞了大腸埃希菌的細胞膜。此外,屬于非精油成分的鼠尾草酚目前也被認為具有抑菌作用。
聲明:本文所用圖片、文字來源《浙江農(nóng)業(yè)科學》2020年1月,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
偉業(yè)計量再出新品——標準黏度液,可用于運動學和動力學粘度測量儀器(手動和自動)的校準、控制、驗證、測定或方法的驗證。目前共有13種不同濃度值的標準黏度液供您選擇,歡迎撥打熱線電話:4000-999-322咨詢訂購。
了解更多> >值此端午佳節(jié)來臨之際,我司于2020年6月25日—-27日放假三天,為確保您的實驗順利進行請?zhí)崆爸贫▊湄浻媱?,放假期間如有問題可撥打熱線電話4000-999-322或QQ、微信留言,不便之處敬請諒解!
了解更多> >2020年12月11日上午09:30,第三期偉業(yè)計量線上研討會即將開播,本期圍繞“重金屬元素分析前處理及VOCs檢測技術”專題進行分享,助力提升檢測水平,共享技術經(jīng)驗,敬請期待!
了解更多> >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溫馨提示:
1.手機直接輸入,座機前請加區(qū)號 如13803766220,010-58103678
2.我們將根據(jù)您提供的電話號碼,立即回電,請注意接聽
3.因為您是被叫方,通話對您免費,請放心接聽
登錄后才可以評論